校服,作为学生重要的标志之一,它的争议一直都是非常大的。此前还有网友将世界各国的校服做对比,有的优雅、有的设计感满满,但是其中最“亮眼”的,还是非中国校服莫属,宽大的设计、鲜明的色彩搭配,在看过了其他国家的校服之后,使众多学生对自己的校服产生了排斥的心理。
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,是为了规范在校学生而设置的。但是“校服文化”传到我国之后,就做出了一些改变。我国的校服相比于西方国家的校服,更注重舒适度,所以在款式上并没有投入太大心思,而这个出发点正是与“穿校服的人”的想法相反的。
穿校服的学生一般都是小学生和中学生,尤其是中学生,基本正处于青春期阶段,而且中学生的思想渐渐脱离与父母的管制,总是想做一些自我感觉“很酷”的事情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。清一色的校服、“难看”的款式,便成为他们彰显个性的绊脚石。
既然“校服文化”这么不受欢迎,那它为什么依然流传着呢?
首先,校服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物件,每个学校的校服各有差别,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,也会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。
而且同一个学校的学生身着相同的校服,也有利于学校统一管理,尤其是在进出校园时,校服就可以让学校工作人员很好的辨认学生是否属于本校,或者避免有社会人员进入学校,以免造成对学生不利的后果。
其次,同样宽松的校服,可以拉平学生之间的距离,杜绝学生因为身材条件不佳而产生自卑心理的情况发生。
因为中学生正是爱美的阶段,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女生,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。款式相同、宽松舒适的校服可以很大程度地规避的学生的这种心理。
再次,身着学校规定的服装,可以减少学生购买衣服的数量,因为处于学生阶段的孩子,身体变化都是非常快的,去年买的衣服,可能今年就穿不了了,所以统一身着校服,同样也会减轻学生家长的家务负担和经济负担。
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,因为学生一旦可以自由穿着,每天就会因为“穿什么”而费尽心机,为了购买新衣服而耿耿于怀,这样对于学习时间宝贵的学生来说,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。
最后,学校统一校服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攀比心理,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,攀比心理中最容易产生于青春期阶段,而且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视。
学校学生统一身着同样的校服,很好地避免了学生利用衣着的好坏来彰显家境的情况发生,因为有的学生家境好,一件衣服上达千元,还有的同学因为家庭条件不错,经常更换潮流的服饰,并以此为荣,注意力全部放在外表打扮上,学习自然就不能专注了;而严重的甚至以衣着为由嘲笑、挖苦家境较差的学生,这些都是非常不良的风气。
但是有网友说,即使是统一校服,学生们的生活条件差距也会通过他们的鞋子和学习用品上体现出来。因为当今学生对鞋子的关注度往往比服饰要高,前些年大火的“AJ”,让处于青春期的男生非常向往,甚至宁愿省下午饭钱和零花钱也要买一双AJ来彰显自己的潮流。
对此,家长若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良的攀比心理,应及时积极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和教育,与此同时,也要注意沟通的方法。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应做到“亦父亦友、亦母亦友”,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,才能让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。
文末寄语:校服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校风的代表,也是极具学生标志的象征。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,都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,让他们知晓学习的重要性,小到学生个体的未来发展,大到国家社会的兴盛繁荣,都是以文化为底蕴的,让学生明白他们这个年龄段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学习,这才是重中之重。
结尾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