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一季“太空生活”剧透来了

新一季“太空生活”剧透!看似普通的每一件小事可都不简单

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自6月17日发射以来,“出差三人组”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在轨生活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。他们身体状况怎么样?如何确保身体健康?太空生活又有哪些新鲜事?这不,最新一季的“太空生活”剧透来了,看似普通的每一件小事,可都不简单!

“自助式”体检和常规锻炼 确保航天员身体健康

关灯睡觉?“摸黑”只为眼底检查

许多全身性疾病往往发生眼底病变,如高血压、肾脏病、糖尿病、某些血液病等,眼底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。

在太空中,眼底检查作为航天员医监医保工作的重要项目,有利于对航天员身体状况进行实时跟踪。特别是航天员已经在太空中生活了一个多月,可能会出现一些空间病症状,“体检”就成为了更加重要的工作。

随后,汤洪波为聂海胜也进行了眼底检查,从三人交流的表情来看,他们的身体状况应该是令人满意的。

热水泡脚?其实是在做骨密度测试

航天员在轨生活一段时间后,会出现名为“骨丢失”的空间病理现象。随着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得越久,航天员的骨密度也会逐渐下降。如果不加以综合干预,甚至可能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。对抗“骨丢失”,是空间站建设期间航天员和地面科技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。

骨密度测试需要将脚伸进测试机中进行检测。检查完后,聂海胜用纸巾擦拭脚部,好像是刚洗完脚,颇像我们平时睡前的准备工作。

锻炼不停!太空里也骑“动感单车”

另外,为了对抗失重生理效应,航天员每天都需要进行体育锻炼。

最近这段时间工作强度有所降低,三位航天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开展体育运动。航天员刘伯明已经完全习惯了太空跑台,即便是在失重环境下,他依然走得十分矫健。聂海胜也跃跃欲试,开始使用太空自行车。

“神十二”太空生活过半 航天员开展各项实验

建站为应用,中国空间站将实施49项航天医学实验项目,神舟十二号任务将完成14个项目,天和核心舱搭载的人系统研究机柜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实验。在轨飞行已经过半,三名航天员使用该设备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。

人系统研究机柜,是中国空间站中首次应用的、航天医学实验领域的主要设施。7月14日,航天员陆续对人系统机柜进行了解锁、展开等实验准备,同时对太空医学样本冷藏箱和离心机也都进行了解锁和测试。

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 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 李莹辉:

这个机柜从能力上来讲,它涵盖从人的系统,比如说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骨、心血管,肌肉,包括脑等等各方面的生理机能,再到细胞学机制研究。所有的测试安装加电,这些目前都正常,为我们开展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
视频中,航天员刘伯明小心翼翼的戴好手套,之后打开太空医学样本冷藏箱,进行细致检查。航天员聂海胜和汤洪波则是打开人系统研究机柜,按照操作指南,对机柜中多个载荷设备进行了调试。

镜头一转,航天员汤洪波正在对镜头左侧的一组机柜进行检查,而聂海胜则进行了辅助工作。通过视频能感受到,天和核心舱内部的各项设施设备实际上是高度互联互通的。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,可以充分发挥设备功能,支持多项实验。这也是天和核心舱和未来的两艘实验舱“模块化”使用的一种创新形式。

在舱内实验这个阶段,航天员已经与空间站太空环境进行了充分的磨合,并且能够好整以暇的开展工作了。视频中,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一边喝着“太空茶饮”,一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作。

“收纳小妙招”背后的“航天大智慧”

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以来,空间站环境已经变得整洁舒适和秩序井然。除了有航天员辛勤整理的功劳,也有空间站结构上的收纳便利。

通过视频可以看到,短短一两天时间,核心舱里又出现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包裹,它们平时藏在哪儿呢?

原来是天和核心舱内部大有乾坤。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期间,行李包裹是用特制的包装袋收纳起来,捆绑在核心舱内壁。这样航天员进驻的时候,就能够更直观更方便的看到所有包裹的内容和状态。但如果任由这些包裹留在舱内,看上去不够整洁,并且会占用航天员大量的活动空间。那些暂时用不到的包裹,就会被收纳进空间站的夹层之中。

收纳的秘诀,就在地板上的这些储物空间。视频中,聂海胜和汤洪波打开了摄像头最近处的储物间。汤洪波整个人趴在地板上,将手探进去寻找包裹,聂海胜手中还拿着一支手电筒帮他照明。在他们的身边,已经有了两个大型包裹。

像这样的储物空间,在空间站中还有不少。可以说为了方便航天员在轨生活,空间站设计者们集智巧思,设计出了很多人性化的使用模式,并且在应用方面进行了反复验证。

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人机环境系统室主任 王春慧:

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,要很细致地去从人的因素这个角度,能力、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这些特点,去查找可能影响的安全操作,这些隐患问题,然后用产品的设计去保障航天员的安全的操作。

同时,航天员在轨生活期间的生活也将为空间站舱段建设提供宝贵经验,特别是为后续将发射的各个舱段迭代升级提出改进方案。

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人机环境系统室主任 王春慧:

实验舱一实验舱二,它的所有的产品的工效学评价,现在还在进行中,然后还在进行着迭代设计修改,然后还有实验载荷。因为空间站都说建站为用,将来还会上大量试验载荷。那么这些设备,也要航天员操作、也要经过工效学评价,而且现在我们在核心舱飞行任务中发现的,一些经验等等,也会落实到后面产品的评价和设计改进的建议过程中。

是什么让航天员在轨生活如此舒适便利?

通过一系列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视频可以发现,航天员利用空间站开展的各项工作非常顺利。这背后除了有航天员自身的刻苦训练外,也倾注了地面科研人员的大量心血,是什么让空间站如此安全、便利和人性化?

人因工效团队,是空间站产品的质检员、体验师和出题人。空间站、航天服、机械臂,这些设施设备,是航天员顺利开展在轨生活工作的先决要素,颗颗螺丝维系航天员的生命安全。而人因工效团队的第一项工作,就是确设备人机界面设计合格。

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人机环境系统室主任 王春慧:

我们要从航天员的角度,从他使用和完成航天任务安全的角度,对航天器所有的这些相关产品要提指标要求。从它一个单机产品开始,一个设备、一个按钮、一个螺丝钉开始,只有说保障航天安全和高效操作的产品和系统合格了,然后他就(才)可以去执行飞行任务。

建造空间站的人,并没有上过太空。虽然有大量实验数据支持,但如果没有人来亲自来体验,很容易出现匹配度上的偏差。人因工效团队的另一个作用,就是要用志愿者的参与试验,来消弭掉这个偏差。

例如在第一次出舱任务中,航天员着舱外服后,其操作能力受到很大影响。舱外设备人机界面的设计必须要与着服后的航天员能力相适应,才能使得航天员安全、高效完成舱外任务。为此,针对所有舱外设备,从设计制造之初,就进行了大量的、多轮次的有人参与的试验。

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人机环境系统室主任 王春慧:

我们就开展了大量的人群实验,(在)人群范围内选拔一些人,开展着服后的能力测试。做实验的这些志愿者,在产品还只是初步设计的阶段,就要穿上舱外服,跟航天员一样,要加压,然后所有动作的约束,要按照这个工程的操作规程。一次实验也是至多要到六个多小时,就相当于完成一次出舱任务。就有点像用志愿者建立了一个人群的尺子,来看它的设计对人群的适应性。如果能适应,那么航天员在天上是能够完成任务的。

在太空长期生活,很多问题要靠航天员自己动手解决。设备和界面是否人性化、是否符合人的操作习惯甚至心理习惯,都会对人机交互产生重大影响。

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人机环境系统室主任 王春慧:

空间站在轨运行要十年,所以它产品涉及到大量维修。我们在前期维修中发现,原来并没有过多考虑连接器的操作——电子产品、管路产品,那就需要拆掉,然后安装上新的,这样的安装操作。前期的时候我们发现连接器的量是非常非常大的,如果航天员插错了怎么办?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建立了一套工效学评价的准则。

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

编辑:高晨晨


上一篇:国产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有用吗?钟南山:有效
下一篇:17岁少年攻击航司系统获刑4年

结尾...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